在北六环外的一间车间中,一袋袋干垃圾被送上流水线,十几名分拣员开始对垃圾二次分拣。蓝色的袋子里装着易拉罐、玻璃瓶、塑料瓶等生活垃圾,分拣员对已经由居民粗分的垃圾再次细分,可以细分近50种,同时垃圾再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%。
朝阳区青年路附近的国美第一城小区,废弃危废垃圾回收箱遍布小区,达到一定数量后,危化车与专业押运员便会对其进行清运,送至专业机构进行粉碎分离,将荧光灯管中有毒的汞蒸气进行蒸馏,同时分离出碎玻璃与金属进行再次利用。
小区中的垃圾分类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,一些居民却有着“前端分类而后端混运”的担心。
位于海淀区的骊城小区,在单元楼之间,发现了许多“再生资源回收柜”,蓝色的柜体上方写有金属类、纸类、塑料类、电子类。推开柜子上方的下拉门,就可以将可回收废弃物投入柜内。
居民王女士把手中的一袋塑料瓶投入回收柜内,袋子上还贴着一枚小小的二维码。
骊城业委会主任张云介绍,这枚二维码代表着袋塑料瓶是某家投到回收柜里面的,每家的二维码都不一样。与二维码关联的,还有一个app,叫做e资源。工作人员在处理时扫一扫这枚二维码,每家的e资源账户里就会有积分,可以用积分换一些日用百货。这样的再生资源回收柜在小区内共有11个。它在小区内的密度很高,在单元楼之间基本100米以内就能找到一个。
在小区内,记者发现了许多宣传展板,上面写着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,这些展板围起来,隔离出了一块分拣场地。张云介绍,这个分拣场地就是用于分拣回收柜里的可回收垃圾。
“从回收柜里收集好可回收垃圾后,工作人员会在小区内进行初步分拣,比如把纸类、塑料类、金属类、玻璃类、织物类分门别类,进行称重。为了分拣方便,我们在小区内隔离出了专门的分拣场地。因为本身可回收垃圾它没有异味,在小区内分拣,居民也不会有意见。展板下方安装有轮子,可以移动,方便工作人员的出入。同时,分拣区域的宣传牌上还有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,有利于提高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。”张云告诉北京晚报记者。
再生资源回收柜的设置,以及柜中可回收垃圾的集中、分拣、再利用都由北京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负责, 骊城业委会主要负责在小区内的监督管理。e资源工作人员介绍,经过初次分拣后,会把这些可回收垃圾运输到北京环卫集团有限公司的分拣中心。再次进行更专业、更细致的分拣。然后,这些经过细分的垃圾,就会被运送到不同的下游公司。这些下游公司包括,京环纺织品再利用邯郸有限公司、京环兴宇(唐山)橡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苏京环隆亨纸业有限公司。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拣,以及下游公司的处理,居民家中可回收垃圾,再次得到了利用,成为了有用的资源。
国美第一城位于朝阳区青年路,在小区广场中央、大门口均设有危险废弃物回收处。铝制架子上摆放着三个白色的收纳箱,上面分别写着电池收纳箱、节能灯收纳箱、过期药品收纳箱,桶上方有一个灯管回收槽,里面放置着几个形状比较大的日光灯管。拧开白色收纳桶的盖子,可以看到几个收纳箱快要装满,里面的垃圾基本上是按照类别进行投放,没有发现混装现象。在收纳箱上方的架子分别写有随意扔废电池、节能灯管、过期药对环境的带来的危害,鼓励居民进行分类投放。
国美第一城物业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,小区目前共有五组危险废弃物回收处,都设置在小区人流量大的地方。危险废弃物收集完成后,会联系相关企业进行运送回收。
放入危废回收箱的废弃灯管,在达到一定数量后,物业公司便与生态岛科技有限公司联系,将其进行专业清运。
运送危险废物的危化车中,有两名工作人员,一名司机一名押运员,押运员持有资格证书才能上岗。将灯管装入车内灯光箱内,保证在运输中灯管完好无损。
生态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表示,废旧的荧光灯管一旦破碎,立刻会向周围散发汞蒸气,人在大量吸入后可能造成急性中毒,也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。
位于房山区窦店的生态岛车间中,两头已经发黑的废旧灯管整齐地摆放着。工作人员全副武装,身穿防护服,佩戴防护眼镜,将灯管整根放入废荧光灯管处置系统进入处,灯管便会自动进入。经过破碎后,分离出纯玻璃碎片,含汞荧光粉以及灯管两头的金属部分。“分离时,在密封状态下经过800℃高温蒸馏20小时以上,汞蒸气在经过处理凝固后变成了纯度很高的汞。” 生态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表示,分离后进行再处置,荧光粉会提供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置。玻璃、金属“灯头”、荧光粉各走不同通道,一系列工艺流程过后已经不沾染汞蒸气的碎玻璃、金属也会重新处理利用。“荧光粉再处置时,还会再进行高温蒸馏,再次去除将有害危险物质,进行无害化处理。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。”
“本次干垃圾签收重量为6公斤,奖励您4.8元环保金,您可以去小区的超市购物。”昌平区昌盛路附近的京科苑小区,回收员来到居民家中,给一袋垃圾称重。
近期一批统一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回收员活跃在昌平区城北、城南街道的小区中,免费向小区的居民发放回收袋,只要是干垃圾就可以放进去,每一个回收袋可承重40多斤。居民可以通过爱分类微信、小程序、电话一键预约上门回收干垃圾,爱分类实名制回收员上门回收、现场称重给奖励、贴溯源二维码。“小区中的分类为干湿两分,干垃圾都存放在一个回收袋子里,每分类一公斤干垃圾奖励居民0.8元环保金。厨余垃圾投递的小区厨余桶,每公斤奖励1积分,积分可以兑换环保金购物。”
若是居民未正确分类,误将湿垃圾投放到干垃圾回收袋,将酌情收回奖励的环保金。在几个月的垃圾分类习惯中,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其中,居民表示这种垃圾分类模式便捷易操作。
回收员将收集好的干垃圾装进封闭三轮车,再由封闭式回收大车统一收集专车运输。
分拣中心中的一条环形的流水线旁,十几名分拣员站在两侧,塑料瓶、纸箱、玻璃瓶等垃圾沿着流水线的皮带向前滚动。
每个分拣员周围均有四个方形大框,分别装着不同类别的垃圾。垃圾所到之处,都有分拣员对其二次分类。这个分拣中心和传统的废品回收站大不一样,干净、整洁、规范化、机械化的程度高,没有任何的异味和污染。
北京爱分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源鸿表示,干垃圾运输到分拣中心后,通过机械分选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将回收袋里的废塑料、纺织品、纸类、金属、玻璃、有害垃圾进行分类,并打包送至相关利废企业,资源化利用率可以达到95%以上。精细化分类可以细分近50种,分类之后的垃圾对接给合法合规的企业,使垃圾“变废为宝”。厨余垃圾则对接给市政厨余处理厂进行堆肥处理。
目前有235个小区的生活垃圾每天被送至分拣中心中,从居民家中回收的干垃圾达50多吨,湿垃圾10吨左右,参与居民户数在8万户左右。“一些小区居民参与率高的能达到80%以上,垃圾减量30%以上。”
杨华所在的小区也在进行垃圾分类,楼下摆着几个垃圾桶,但在她看来,提着4个分好类的垃圾袋下楼有些困难。“其实我有意愿去分,向参与其中,但是并不完全知晓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别,给投放也造成了一定难度。还有就是不知道我分了之后,后端到底如何处置。”
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研究员张丽曼看来,垃圾分类首先要让居民参与进来,在起步阶段设置相对简单明确的分类方式,可以让居民更为便捷地参与垃圾分类,在养成分类的习惯后,逐渐加项细分。“居民是垃圾源头的分类主体,垃圾从源头准确分类,离不开每一户居民的积极参与。”
“区别于以往的废品回收,我们做的是全品类上门回收不分高低价值。”徐源鸿表示,要做好垃圾分类就一定要兼顾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。既然想要将垃圾从源头“干湿两分”,那么“干”和“湿”的标准是什么就必须让居民知晓。干垃圾主要指不会腐烂、可循环利用、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。而湿垃圾主要指易腐烂易臭的生活垃圾,包括厨余垃圾、卫生间垃圾、液体等。“垃圾分类不仅仅需要分类投放,还需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。”
今天下午,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组织召开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半年新闻发布会,市城市管理委、市城管执法局、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发布《条例》实施进展情况。 记者了解到,自今年5月1日《条例》正式实施以来,本市大力开展“桶”、“车”、“站”、
今天下午,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组织召开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半年新闻发布会,市城市管理委、市城管执法局、市委社会工委、市民政局发布《条例》实施进展情况。记者了解到,《条例》实施半年来成效显著,10月份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较《条例》实施前增
将餐厨垃圾倒入分类减量装置后,投入菌剂,发酵降解,最终转化为可种花植草的肥料或是索性化为液体。像这样的餐厨垃圾分类减量装置,已在北京多个地方试点投用。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,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《餐饮单位餐厨垃圾分类减量装置使用规
7月10日本报刊登《夏天的绿桶最让人不放心》,报道了北京市多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执行情况。其中大兴区清和园小区和德茂社区,当时执行情况并不理想,出现厨余垃圾处理不完善,有蚊蝇和异味,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量大等问题。近日,记者再度造访这两个小区,发
明明在家分好了类的垃圾,最后却被混装混运,一车拉走。北京已出台了“不分类不收运”的倒逼机制,但个别小区还是存在垃圾混装混运,严重挫伤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。“不分类不收运”,这一环环相扣的监督链条还得铆劲,不能给混装混运开口子。 为了不让混装
9月12日,石景山区古城街道在西路北社区文化广场举办“垃圾分类、我们一起来”的宣传活动。垃圾分类宣讲员自编自演的快板朗朗上口,通俗易懂,好听又好记。游戏部分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不同垃圾对应的垃圾桶,投放好分类垃圾。 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在服贸会综合展区,一家展位前排起了长队,小黄狗环保科技展出的“智能垃圾四分类亭”成了明星展品,观众纷纷体验垃圾分类回收新方式。 通体亮黄色的智能亭共设置了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四个门,机身上有一块大屏幕,用户投递垃圾可同步获
扔厨余垃圾的时候是“破袋”还是“带袋”最受市民关注。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开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4个月新闻发布会上,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,当大部分人能准确进行垃圾分类、习惯养成后,投放厨余垃圾可以从“破袋”到“开袋检
居民在投放厨余垃圾的时候,是“破袋”还是“带袋”?这个问题最受市民关注。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开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4个月新闻发布上,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,当大部分人能准确进行垃圾分类、习惯养成后,投放厨余垃圾可以从“破
全市社区超过一半家庭已签订了垃圾分类承诺书。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四个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全市拟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比。 新华社资料图 本市开展了生活垃圾“我分类、我承诺”活动,全市各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干部职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源: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,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北晚新视觉网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二、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(作品)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,联系邮箱:华体会体育app官网下载华体会体育app官网下载